工作與生活不是二選一!讓職場女性擺脫糾結的思考指南

[好文共享]

給職場女性的思考指南!作者丁菱娟分享自身面對職涯規劃的想法,所謂工作與生活不該只能二擇一。

在一次的演講完畢後,一位聽眾問我是否可以冒昧知道我結婚沒?若有,那妳老公在做什麼?我好奇地問?什麼會這樣問,她說:「妳每年學一樣才藝,又出國 Long stay,不僅事業成功又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結婚的話怎麼可以有這麼多時間兼顧事業與家庭,所以猜想妳是不是單身?」,至於問到先生的部分,她說:「好奇妳是不是和先生一起創業」,我想她未說出的疑慮是,我如何憑一己之力成功。

的確我不僅有婚姻,而且有兩個小孩,我是母親且身兼職業婦女,我是獨立創業,我的事業沒有先生參與。我一開始就很貪心,想要家庭幸福,但也想事業成功,我不認為事業成功就要犧牲家庭幸福,雖然在時間上必須有所妥協,但是我認為可以規畫安排,盡力做到兩方面都可以接受的程度,這中間當然需要家人的諒解和許多的溝通。雖然工作與生活中一再考驗著我,但是我心甘情願的面對,不想犧牲掉任何一方面。

所以我很努力,尤其將我的時間做最有效率的安排,勞力的用金錢解決,情感生活盡量讓自己參與。我在身邊安排了親近的人成為我生活的支持點,只要發生任何事情我無法親力親為的時候,他們便成為我最佳的支援團隊。我和先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各自獨立工作卻也能一起快樂生活。我認為能夠先一個人快樂的人,才有機會擁有兩個人的快樂。

社會上有一種很詭異的心態,若一位女性過了 40 歲未婚在事業上表現優異的話,旁人會說難怪,因為她可以心無旁鶩的專心。相反的若是一位已婚的職業婦女在工作上表現亮麗,其他人就會猜想她的婚姻可能有問題,是不是離婚或是不幸福,否則怎麼可能好處都讓她佔盡了。

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結婚會影響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因此職場上有些對於已婚女性的薪資和升遷總是有失公允,更有不喜歡雇用已婚女性的企業,最糟糕的是這樣的思維也影響著女性本身用這個角度來評斷自己和其他女性。

會後在大家離去後,另一位聽眾跑來跟表達看法,她很感慨的說為什麼女性事業成功要問她有沒有結婚,而不是問她如何成功的。反之一個男人成功,旁人絕不會問他結婚與否。觀念中女人很難獨自成功?

我必須承認婚姻耗盡了女人太多的心力,已婚婦女在家庭和工作上的確很難兼顧,但是很難並不代表兩者就得二選一,還是有方法可以盡量靠近我們想要的生活。

教育妳的男人。要做個聰明的女人,讓男人一起分擔家務,而不是自己承擔,把所有的家務都攬在身上,把男性推到外面。

時間上盡量花在情感加分上。在親子相處上只能選「質」,而無法顧「量」。譬如孩子重要的活動不要缺席,像是比賽、領獎、重要活動、畢業典禮等。還有建立每日的親子對話時間,或許只是十分鐘,譬如床邊時間或是早餐時間,小孩都會記得媽媽的溫度。

事務性的事情盡量花錢解決。譬如打掃、整理等家庭事務可請專業公司代理,線上採買或趕時間時快遞、計程車花費可能都是必要的,金錢有時可以換取我們許多寶貴的時間。

讓自己快樂。不要讓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綁架了妳,偶爾留給自己一點時間獨處,學習有興趣的才藝或是和姊妹淘聚聚,都會給自己一些正能量,把這些能量帶回家才能成就快樂的家庭。

女性也想在工作上有所表現,也想被看見和有成就感。 雖然工作與生活兼顧很難,但是為了追求美好的人生再困難都值得一試,何況人生本來就不是二選一的問題, 我們也可以很霸氣的說,我兩者都要。

執行編輯 孟倫

核稿編輯 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丁菱娟
作家,大學兼任副教授,台北搖籃計劃新創團隊導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她創立的公關公司經由併購加入奧美傳播集團。累積了二十多年的公關行銷經驗,是台灣公關產業的意見領袖。
至今持續在社群以及雜誌有固定專欄,並在台灣及大陸出版書籍,,砥礪職場年輕人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與價值觀及女性自主學習。

Read more...

啤酒花茶 Hop Tea

啤酒花茶(HopTea)是透过零卡路里的无糖气泡茶,重现精酿啤酒的香气和风味,以吸引喜欢喝茶、喝精酿啤酒的人。这个全新的饮料概念是由美国 Hoplark HopTea 公司所提出,共同创办人 Dean Eberhardt 强调,啤酒花茶是一种茶,而非无酒精啤酒。

0501

Read more...

人道、环保、永续:「慈善餐厅」将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社会责任和永续经营,向来是餐饮业的热议话题。近期,慈善餐厅在瑞士和美国纷纷涌现,它们可圈可点的营运方式,说明「做好事」和「做好生意」其实可以同时兼顾。

据精致餐饮杂志Fine Dining Lover 介绍,瑞士日内瓦一家新餐厅每周只营业四天,第五天则为露宿者和其他贫困者免费提供同样的品尝菜单(tasting menu),因此命名为Le Cinquième Jour,意为「第五天」。

餐厅创办人兼主厨Walter el Nagar 从名厨Massimo Bottura 的剩食餐厅Refettorio 中获得启发,曾兴致冲冲地开办类似的慈善食堂(soup kitchen),后来才意识到维持这种食堂需要人脉和海量资金。重新思量后,他想出了 Le Cinquième Jour 的经营方法。

♦ Le Cinquième Jour 主廚 Walter el Nagar

Read more...

这些食物、餐厅和用餐形式 疫后你可能必须说掰掰

一场疫情重击全球,最基本的「食」恐怕也不复从前。存活下来的餐厅,从菜单、陈设到商业模式都要大革新,供应链因封城等措施被打乱后,有些美味更恐怕难以入手。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走进一家餐厅,机器人上前迎接。坐定位,四周无人,最近的一桌距离自己至少1.5公尺,打开菜单品项更寥寥无几……。

© 由 康健雜誌 提供

Read more...

从韩国红到台湾的「400次咖啡」,能大量起泡的原因跟食品科学很有关系!

最近很多人足不出户当阿宅,很认真的用社交隔离做好防疫措施。所以这段时间的400次咖啡大流行跟这个也许有关,400次咖啡制作简单(用最简单的电动打泡器或是用手工都可以)、材料简单(即溶咖啡粉就好)、拍起来好看,所以自从韩国发明后(编按:为韩国艺人采访澳门茶餐厅后,返回韩国拍摄自制,因而爆红),很快就延烧到台湾来。

GetImg.jpg

Read more...

读懂负评:消费者为何公开投诉,商家应当如何应对?

过去,顾客若对服务或产品不满,一般只能写信投诉。而在盛行公开投诉的今时今日,消费者可随时透过网路和社群媒体宣泄不满,拥有前所未有的发言权。由于网路负评扩散极快,现在无论是小商家还是大集团,都不得不面对它们带来的冲击。

0302


哪些消费者会投诉?
据富比世报导,网页寄存服务资讯平台 Who Is Hosting This 一份近期研究指出,商家可能需要数十则好评才能弥补一则负评造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社群媒体上公开投诉。 51% 的受访者表示会公开投诉,其中不仅包含常用社群媒体的年轻人,也涵盖年纪更大的人群,譬如高达 44% 的婴儿潮世代¹消费者也会透过社群媒体发声。

¹ 指出生于 1945 至 1964 年的人群

在哪投诉?
研究指出,73% 的受访者接受线上公开投诉的做法,最常使用的平台是 Facebook(61%),其次是 Twitter(30%)。虽然用Twitter 投诉的人数较少,但影响力却更大,其转发功能和主题标签(hashtag)容易放大负评效应和凝聚不满顾客,因此商家一般特别留神,并且会更快回应该平台上的负评。

0303

为何投诉?
这份研究还指出,大部分人的投诉动机相当高尚。 52% 的消费者是为了让更多人察觉到问题的存在,50% 是为了帮他人避免类似问题,42% 想改变商家的做法,其次才是取得退款(21%)、呼吁他人抵制商家(15%)、获取免费商品和服务(8%)或折扣(7%),可见顾客关心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得失。

哪些行业最常收到负评?
至于被投诉的对象,受访者表示最常投诉连锁餐厅(30%),其次是零售商(10%)、网路服务供应商(9%)、汽车业公司(7%)和航空公司( 5%)。案例证明,这些负评能相当有效的促使商家作出改善。譬如,美国连锁披萨品牌 Domino’s Pizza 根据顾客投诉调整了食材、改善了外送服务并解决了弄错配料的问题。

社群媒体行销顾问Lon Safko 向富比世透露:「在社群媒体上公开投诉会让消费者得到更快、更好的回应。《财星》500 大企业(Fortune 500)均有专人管理社群平台上的负评、好评和中性评价。Astute 和Agorapulse 等人工智慧工具可用于监控分析各个平台上的评论,大幅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304

「公开投诉文化」的好与坏
网路评论无疑影响巨大。至少三成受访者表示,公开投诉后收到了商家道歉或赔偿。不过,也有人滥用这种发言权来胁迫商家送出免费产品,或者将矛头直指企业的执行长或某个员工。一些公司甚至因此起诉发表负评的顾客,引起美国国会介入,并于2016 年通过了《消费者评论自由法》(Consumer Review Fairness Act, CRFA)保障消费者线上自由评论的权利,而不必担心遭到起诉。还好,这份法案并不保护作出人身攻击或发表不实评论的消费者。

总的来说,报告认为消费者公开投诉的目不是报复商家,而是给他人提供资讯和督促商家改善产品和服务。如果商家能妥善回应真实的投诉,社群平台其实不失为打造口碑的有力工具。

资料来源:读懂负评:消费者为何公开投诉,商家应当如何应对?

Read more...
Subscribe to this RSS feed

上海公司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外青松公路3236号鹤望∙智谷7号楼3层
邮编:201709
电话:+86-21-6375-5099
传真:+86-21-6375-5097
E-mail:sales@oree.com.cn

  • 沈太太QRCode 4Wechat
  • NEW LINE1Line
  • 淘宝二维码Taobao

台湾公司

中国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283号3楼之2
电话:+886-2-2523-5935
传真:+886-2-2560-2725
E-mail:info@oree.com.cn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我们的客户